葛剑雄:大学图书馆应为师生的奇思妙想提供“栖身之所”
79岁这一年,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有了一个“新身份”。他宣布于今年3月起就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任期3年。这是他在2014年卸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之后再次担任大学图书馆馆长。
作为深圳读书月和盐田区图书馆、坪山区图书馆的“常客”,葛剑雄经常来深圳。他与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也因深圳读书月结缘。他曾受邀到港中大(深圳)学勤书院开讲座、在港中大(深圳)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演讲。在与徐扬生交流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一位校长对于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视和深厚的教育情怀,这些都坚定了他就任港中大(深圳)图书馆馆长的决心。
年近八旬,南下深圳,除了担任图书馆馆长,葛剑雄还要兼顾教研工作,但年龄似乎对他没什么影响。他笑说,得益于良好的遗传基因,再加上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等因素,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应对当下的工作。 “这次重操旧业,还是要秉承当初的理念,竭尽全力,为全体读者服务,为本馆全体员工服务,在可能的条件下为社会公众服务。”葛剑雄说。
大学图书馆:让思想碰撞真实发生 起到学术引领的作用
由于家境贫困,直到初中,葛剑雄才第一次走进图书馆。浩如烟海的书籍让他眼花缭乱,他也从此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担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围绕图书馆的服务和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不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学者,他对一座好的图书馆之于师生的意义都有深刻的理解。
葛剑雄接受采访
在葛剑雄看来,虽然现在阅读方式和书籍类型发生了改变,但图书馆始终是一个“看书的地方”,这一本质未变。他表示,师生在图书馆能获取信息和知识;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图书馆应该开发新的部门和功能,例如构建网络数据库等,让师生可以及时、海量地获取前沿学术信息和数据,起到学术引领的作用。另外,他认为图书馆应该成为不同思想观念产生、交流、发展、创新的公共空间,在这里,不同学术背景的师生可以畅所欲言,为各种奇妙有趣的思想找到“栖身之所”,若真能如此, “图书馆就成为了真正的‘天堂”。
南方教育时报:2007年至2014年,您担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时隔10年,再次担任图书馆馆长,您对图书馆的发展有哪些设想?
葛剑雄:图书馆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地方,但现在获取知识的形式多了。因此,图书馆还要继续开发出新的部门和功能,让读者能更有效、更全面地获得信息和知识。
同时,作为学校里最主要的公共空间,图书馆应该成为各种人、各种观念、各种行为等发生交流碰撞、发展创新的地方。在这里,文科、理科、工科、医科、农科甚至校外的老师、学生都可以自由活动、畅所欲言,甚至展开辩论,为各种创新观念和思想找到“专属空间”。
大学图书馆还要起到学术引领的作用,能让读者从中获取某个领域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所以港中大(深圳)图书馆需要更多合格的专业馆员。今年,港中大(深圳)在校生人数还在进一步增长,下一步我们要加强调研,给学校提交方案,通过优化空间、培养专业馆员,让港中大(深圳)图书馆符合一流大学的定位。
南方教育时报:在您看来,图书馆作为大学精神和气质的载体,除了提供信息和知识,还能通过哪些方式作用于大学建设和学生成长?
葛剑雄:图书馆的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书籍、工作人员等是有形资源,而思想、观念等就是无形资源,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图书馆把这些资源聚合起来,助力大学建设和学生成长。
徐扬生校长提出,要把全国甚至全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请进港中大(深圳)图书馆。作为馆长,我的工作就是搭建好这个平台,通过讲座、活动等形式,把优秀人才和他们的思想在这个平台上汇聚起来。
南方教育时报:您在发布于港中大(深圳)图书馆网站的公开信中写道: “我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学校,没有间断过读书,一直受惠于图书馆。”在您的求学和学术生涯中,图书馆为您带来了什么?
葛剑雄:我是穷人家的孩子,在没有接触到图书馆之前,我没有条件自己买书。小时候,舅舅送我几本连环画,我就高兴得不得了。直到1957年,我上了初中,有了学生证,才第一次走进了上海图书馆。当时图书馆海量的书籍让我眼花缭乱,不过书不能随便借,还需要通过班里的班干部统一安排借阅,数量和种类都十分有限。有一次,班级组织外出活动,语文老师发现我正在看《楚辞》,从那之后老师就经常帮我借书。到了高中,老师们知道我爱读书,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也提出帮我借书,《资治通鉴》就是我在高中读完的。后来有段时间,我生病了,病休期间,老师们也不忘为我借阅书籍。那时我读了《二十四史》,还结识了一些青年教师,其中有的还成为了我的好朋友。
所以,对我来说,正是因为有了图书馆,我才能走上学术道路,才能成为今天的我。因此,作为馆长,如果真的有需要,我愿意为所有人“破例”,让更多人可以从图书馆获益。
葛剑雄早期在图书馆
南方教育时报:从您的经历可以看出,图书馆对您影响深远。深圳有浓厚的阅读氛围,中小学里的图书馆也是师生阅读、研讨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您认为,中小学图书馆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在引领青少年高质量阅读方面,中小学图书馆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葛剑雄:引领青少年阅读,重点在于启发和引导,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是进行自由阅读最好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阅读没有过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发掘孩子的天赋。因此,学校图书馆应该为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环境,既可以放置各个学科的入门书籍,也可以放置鲁迅等名家的书,只要是无害的书都可以供学生阅读。
另外,中小学生不应过多依赖电子课件或电子书。到了大学,图书馆有庞大的数据库供学生使用,因此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可以尽量采用传统的阅读和学习方法。因为抽象思维的培养并不容易,过早使用科技手段代替人接收和处理信息,不利于学生形成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读书:不同的目的应该用不同的方法
与葛剑雄交谈,读书是绕不过去的话题。这些年,无论是出于专业研究,还是对人生乐趣的追求,阅读已经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他认为,随着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与极大丰富,如今人们要更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才会获得更多幸福感,而阅读便是汲取精神养分的上佳途径。
葛剑雄的工作环境
总结自己的读书经历时,葛剑雄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自觉地读书;第二阶段是比较自觉地读书;第三阶段是随心所欲地读书。在他看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不同的目的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若是为了求知而阅读,必须学会选择;若是为了研究而阅读,必须学会穷尽;若是为了人生的需求而阅读,可以随心所欲。
南方教育时报: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专业阅读的助力。您长期从事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研究,对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老师,有哪些专业阅读建议?
葛剑雄:老师要先弄清楚自己读书的目的,再考虑方法。第一,如果是为了求知,就要学会选择。老师要明白自己需要哪方面的支持,以及自己目前处于哪个阶段。现在无论是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每年出版的书、新发表的文章不计其数。老师不可能把所有书都读完,所以要学会选择。第二,如果是为了做研究、解决问题而读书,就要做到两个字——穷尽。比如,今年要研究深圳这座城市,就要把关于深圳的书籍都看一遍,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每个人都有人生的需求,如果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就可以随心所欲。
我在复旦的时候,学生问我“为什么要买网络小说”,他们认为网络小说“营养价值”不高。我告诉学生,学校有老师就是专门研究网络小说的,这些是他们的研究对象,所以我也要准备,这不是喜欢与否的问题。因此,读书一定要先分清自己的目的,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现在,我们提倡“快乐阅读”,但很多高深的学问研究就是枯燥无味的,很多历史记录甚至是沉痛的,但为了研究不得不读,这个过程是没法快乐的。读书最大的意义不是功能性,而是价值性。正如马克思所言: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南方教育时报:从您的人生经历来看,读书对您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深远影响。现在,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阅读,您觉得家长应该如何用阅读引导孩子成长?
葛剑雄:对于孩子来讲,家是他们的第一个“图书馆”。但当前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孩子们通过媒介接收到越来越多的信息和观念,思想和行为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父母最好能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通过阅读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来源 | 南方教育时报
记者 | 魏秧子 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