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风华·师者心语 | 顾阳:一腔热血,在港中大(深圳)构建全人教育阵地
十年是见证者的十年,深港融合,湾区共赢;十年是教育者的十年,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十年是奋进者的十年,迈向一流,勇擘新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十周年校庆之际,推出“十年风华·师者心语”校庆专题采访栏目,共邀请到十位师者讲述他们与港中大(深圳)的故事。本期为您带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勤书院院长顾阳教授的专访。
幼时随父母从上海“西迁”,一起投身到建设大西北的征程中;青年时,已经是大学教师的她,继续出国深造,学成归来后,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一名教授;2013年,香港中文大学决定在深圳设立分校区,她受到推荐参与筹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简称港中大(深圳)】。
十年,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大学拔地而起,她说,凭着一腔热血来到深圳,十年过去仍然热血难凉。她就是顾阳,在港中大(深圳)创校之初担任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历任负责学生事务的协理副校长,现任学勤书院院长。
在厂房上建大学
“港中大(深圳)是一所创新型大学,从当初几幢厂房到今天的美丽校园,创校历程十分艰难,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如顾阳所说,在深圳建立校区,这一步,港中大酝酿了很久。“我认为这一想法和布局,非常有远见。香港和深圳距离很近,来往便利,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高度关注港中大(深圳)的建设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鼓励,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协同融合纵深发展,学校既是受益者,也将会为该区域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科技与人才动力。”
十年前,顾阳和同事们来到深圳,这十年,对于顾阳来说,是一次珍贵的经历。“刚来深圳的时候,周围一切都很新,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都还没有建立。我之前主要聚焦于专业教学与研究,没有太多行政管理方面的经验,所以挑战还是很大的。但我是一名‘西迁’人,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创建和发展一起长大,身上有‘西迁’人敢于吃苦、不怕艰难的冲劲儿,在港中大本部,我也有过创建新系的经历,所以各方面事务都可以从头学起,不会害怕从头来过,坚信事在人为。我们的筹备团队也凭着一腔热血,一步步探索着走过来。”
建校之初,教师招聘和招生是首要任务。作为人文社科学院的第一个报到者,顾阳需要迅速搭建学院的行政团队,同时利用大学全球招聘的机制为学院找来一批批教师,开齐大学本科核心课程的各个课目和部分研究生专业课程。为保证首届招生工作的顺利,顾阳和同事们一起奔赴各地向学生和家长详细宣讲港中大(深圳)的办学育人理念。在第一批新生入校后的家长座谈会上,顾阳在和学生家长交流时,看到家长们对大学的信任与期盼,更加坚定了她的工作目标。“把香港中文大学的品牌做好,使它落地生根,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在深圳办一所国际化大学
如今的港中大(深圳)校园郁郁葱葱,朝气蓬勃。在港中大(深圳)图书馆,一面巨大的赠书墙引起了记者注意,这些书籍全部由香港中文大学捐赠。虽然港中大(深圳)是一所新学校,秉承港中大“博文约礼”的校训、“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的办学使命,她在日趋成为一所有文化底蕴的学校。很多港中大的校友和同事来港中大(深圳)参观时,看到这里的设施建设、校园氛围和港中大元素时,感到十分亲切。
港中大(深圳)同样采用双语教学。“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我们希望同学们能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但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不能丢的。校名中‘The Chinese’代表的就是中国文化。我们要把中国带到世界上去,也要把世界带进中国来。我们的学生在语言和文化上必须是多元的。”
“一座国际化大学要想扎根在深圳,不能仅依靠外观或者喊一两句口号,重要的是体现在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学校里每一个人的身上。所以十年来,港中大(深圳)对教职员工的管理与培训没有放松过。港中大(深圳)的一些理念,需要教职员工通过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行为举止会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影响着学生。一个大学的品牌想要持久发展,需要有内核精神支撑。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获得这么多支持,一届一届的同学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学校未来的前景一定是非常美好的。”顾阳对港中大(深圳)下一个十年,充满期待。
大学,不仅教知识,更要塑造“全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往今来,大学的主要使命是教授专业知识和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有高尚道德的人才。在港中大(深圳)的国际化氛围中,大学致力于以全人教育为培养目标,传承港中大的书院制,已逐渐形成多元的书院文化。“我们以培养全人为宗旨,以深厚的人文情怀关心同学的成长,让他们在大学期间修炼自己的品行,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充分挖掘自己的专业潜力和创新能力,将来能够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领袖型人才。”
在港中大(深圳),书院是同学们的第二个家。在传承书院制传统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书院文化特色。每所书院都有自己独特的庭院景观,并且设有多种类型的功能房,包括自习类、阅读类、多人研讨类、运动类、音乐美术类、传统文化类、休闲类等,为不同专业领域不同背景的师生创造多元化的住宿、学习和社交空间,为全人教育发展提供空间及硬件支持。
每所书院有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男女生的比例均衡。同一栋宿舍楼里往往是多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居住。各书院倡导多元性和包容性,鼓励同学们接受、尊重和欣赏不同,同学间建立起自然、亲密的关系;在生活中学习,在交流中养成,获得智慧、情感、精神、道德情操、职业取向等多维度的个人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要学会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要建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将来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
如学生一样,港中大(深圳)的教师也拥有“学院”和“书院”的双重归属,“教书育人”是这所书院制大学教师的职责。书院的教师们时常在教授专业课之余,在书院参与组织和举办各种兴趣活动、特色分享、创意课程、交流讲座。不同于课堂上的氛围和形式,他们融入书院,与同学交友,不限专业、打破地域、文化、年龄界限,使学生在书院生活中遇见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
目前,港中大(深圳)已经有七个书院,每个书院均有一名院长,引领书院的发展与建设。书院院长会经常参与书院中的活动与交流,聆听同学们对书院发展的建议。顾阳作为学勤书院的院长,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顾妈妈”。“我们书院的院训是 [修己以善群,力行致良知]。良知不是分数可以衡量的,“致良知”就是“明明德”,是同学走向社会后乃至整个人生中很重要的素养。将来同学们走到社会上去,在和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希望大家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温暖与善良,他们的共情与谦恭,他们的正直与担当。我们希望他们能以这样的特质影响他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在学勤书院的陈列室里,整齐摆放着由学生们亲手设计的文创周边产品。顾阳向记者介绍说:“这些都是我们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是书院一路走来的见证与印记。看到学生们成长,是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感到一切艰辛都是值得的。希望学生们在若干年之后,在世界的各个地方、在他们自己发展的道路上,都能闪光,使港中大(深圳)这个名字更加响亮。”
传讯及公共关系处(CPRO)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