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Main

  • 学生
  • 教职工
  • 访客
  • 校友
  • 家长
English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办大学条例》设立的大学,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查看更多
    • 理事会
    • 大学主管人员
    • 校园刊物
    • 镜头下的港中大(深圳)
    • 光影校园 · 视频影像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最新鲜的校园资讯、最全面的新闻热点,欢迎走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见证日新夜异的发展与变化、探索丰富多彩的青春校园故事。

    查看更多
    • 新闻速递
    • 校园故事
    • 活动预告
    • 媒体聚焦
  • 教学

    教学

    大学目前已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和音乐学院六个学院,致力于实现国际一流的学术标准。

    查看更多
    • 经管学院
    • 理工学院
    • 人文社科学院
    • 数据科学学院
    • 医学院
    • 音乐学院
    • 研究生院
    • 通识教育
    • 体育部
    • 学术交流处
    • 图书馆
    • 学能提升研究中心
    • 教务处
    • 校历
  • 书院

    书院

    沿袭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传统,目前大学已成立逸夫、学勤、思廷、祥波、道扬五所书院。书院制不仅打破了学院和专业的界限,更提供了多元的全人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生成长潜力。

    查看更多
    • 逸夫书院
    • 学勤书院
    • 思廷书院
    • 祥波书院
    • 道扬书院
    • 厚含书院
    • 第七书院
  • 科研

    科研

    面向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产业发展需要,大学已经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大数据、新能源、生命科学、金融和物流等领域开展国际前沿的学术研究、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

    查看更多
    • 科研新闻
    • 科研领域
    • 科研平台
    • 科研学者
    •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 招生

    招生

    大学面向全球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学生提供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跨学科人才。

    查看更多
    • 本科生招生
    • 国际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

    就业

    大学致力于为本校学生提供优质的升学服务及就业指导,向国内外优秀企业输送本校综合素质一流的人才,为世界顶尖学府输送本校学术成绩斐然的精英学子。

    查看更多
    • 新闻
    • 活动
    • 就业指导
    • 升学指导
    • 就业质量报告
  • 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

    精彩纷呈的校园故事、流光溢彩的艺术活动、充满活力的书院生活,等着你来感受。

    查看更多
    • 大学艺术中心
    • 活力校园
    • 设施与服务
    • 生活在深圳
  • |
  • 搜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办大学条例》设立的大学,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查看更多
    • 理事会
    • 大学主管人员
    • 校园刊物
    • 镜头下的港中大(深圳)
    • 光影校园 · 视频影像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最新鲜的校园资讯、最全面的新闻热点,欢迎走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见证日新夜异的发展与变化、探索丰富多彩的青春校园故事。

    查看更多
    • 新闻速递
    • 校园故事
    • 活动预告
    • 媒体聚焦
  • 教学

    教学

    大学目前已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和音乐学院六个学院,致力于实现国际一流的学术标准。

    查看更多
    • 经管学院
    • 理工学院
    • 人文社科学院
    • 数据科学学院
    • 医学院
    • 音乐学院
    • 研究生院
    • 通识教育
    • 体育部
    • 学术交流处
    • 图书馆
    • 学能提升研究中心
    • 教务处
    • 校历
  • 书院

    书院

    沿袭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传统,目前大学已成立逸夫、学勤、思廷、祥波、道扬五所书院。书院制不仅打破了学院和专业的界限,更提供了多元的全人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生成长潜力。

    查看更多
    • 逸夫书院
    • 学勤书院
    • 思廷书院
    • 祥波书院
    • 道扬书院
    • 厚含书院
    • 第七书院
  • 科研

    科研

    面向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产业发展需要,大学已经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大数据、新能源、生命科学、金融和物流等领域开展国际前沿的学术研究、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

    查看更多
    • 科研新闻
    • 科研领域
    • 科研平台
    • 科研学者
    •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 招生

    招生

    大学面向全球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学生提供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跨学科人才。

    查看更多
    • 本科生招生
    • 国际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

    就业

    大学致力于为本校学生提供优质的升学服务及就业指导,向国内外优秀企业输送本校综合素质一流的人才,为世界顶尖学府输送本校学术成绩斐然的精英学子。

    查看更多
    • 新闻
    • 活动
    • 就业指导
    • 升学指导
    • 就业质量报告
  • 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

    精彩纷呈的校园故事、流光溢彩的艺术活动、充满活力的书院生活,等着你来感受。

    查看更多
    • 大学艺术中心
    • 活力校园
    • 设施与服务
    • 生活在深圳
  • |
  • 搜索

Sub Main

  • 学生
  • 教职工
  • 访客
  • 校友
  • 家长
English
首页

面包屑

  • 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园故事
  • Andre Milzarek:“苦”中作乐方为人生

Andre Milzarek:“苦”中作乐方为人生

2020-11-11 校园故事

编者按

在本期“师说”系列专访中,来自数据科学学院的Andre Milzarek教授与我们分享了在疫情中的学与研,以及在港中大(深圳)教学和生活的体验。

 

教授简介

Andre Milzarek教授在2018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现为数据科学学院的助理教授,本学期主讲课程“Introduction to Optimization”以及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lgorithms”。他的研究领域是非光滑优化、大规模随机优化、二阶方法和理论。

Andre Milzarek 教授曾在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Michael Ulbrich教授的指导下,他分别于2013年和2016年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亦曾受邀在工业和应用数学学会(AISM)、数学编程国际研讨会(ISMP)等国际会议上发表报告,并在多份期刊上发表论文。

 

 

执教港中大(深圳)

Milzarek教授与港中大(深圳)的缘分始于一场在武夷山的最优化讲座。当时,他遇到了许多来自港中大(深圳)的教授,并与副校长罗智泉教授进行了交谈。经过了解,Milzarek教授发现,港中大(深圳)是一所非常独特的学校:她地处深圳,年轻、开放,并有完善的国际化体系;这里还有很多来自跟自己同样领域的顶尖学者,他们可以提供帮助以及合作机会。他觉得这正是自己该来的地方。

Milzarek教授曾主讲为数据科学硕士项目开设的“最优化入门”课程。他认为,这门课引入了许多与数据科学相关的最优化基础理论、技术以及算法,对于解决有关使用算法方法的问题非常有用。据Milzarek教授介绍,这门课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方法以及数学背景。由于学生们就读于不同的本科专业,对最优化的掌握程度也有所不同,这门课的不仅与本科生课程MAT3007“最优化入门”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也涵盖了更多的进阶内容。

在与港中大(深圳)学生们的互动中,Milzarek教授发现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都非常高。在课堂上,他们提出了许多尖锐的好问题;甚至在课下,他们还会进行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讨论。Milzarek教授直言,在他过去的教职经历中,还没有遇见过对学习和理解知识都有如此高积极性的学生。

 

 

疫情中的学与研

Milzarek教授在疫情期间一直留在校园。疫情的爆发并没有对他的研究产生过多影响,但在谈及其他方面的影响时,Milzarek教授表示,疫情确实给日常生活和工作上组织结构带来了一些改变和限制:留校期间,他利用视讯软件工作;用微信视频和语音与学生定期联系;用Zoom进行教员会议和面试。

疫情的封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很多学生展开新领域的了解和学习。在全球多地仍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Milzarek教授给出的学习的建议仍非常有启发性——如果想要在特定的领域开始研究,或只是想要学习,可以向老师寻求建议或者是进行讨论;在全球疫情爆发期间,线上涌现了越来越多讨论近期研究话题的公开讲座,许多领域内顶尖的研究者都受邀进行演讲,这是一个见识实际研究,体会不同研究领域的良机。在最优化领域,Milzarek教授推荐了One World Optimization Seminar,并且提及了中国运筹学会最近组织的讲座。

 

留校生活,其苦也甘

在2020年春季居家隔离的时期,Milzarek教授生活在大学的校园里,这也意味着他需要在有限的空间里“苦中作乐”。除去学者和师者的身份,Milzarek教授还是一个抱石运动(一种不利用绳索的攀登运动)爱好者。“我很喜欢运动,其中最喜欢的是抱石,可惜的是学校附近没有场馆,因此我通常会趁周末的时间到南山。”尽管在疫情期间,许多体育运动都无法进行,但Milzarek教授仍然坚持运动的习惯,在家中创造条件进行小型训练来重获能量。在居家时间里,他的娱乐活动是观看电影和电视剧,同时,他向同学们倾情推荐了韩国电影《燃烧》和HBO电视剧集《守望尘世》。

回想起2020年的春天,严格的控制、隔离和出行限制缩小了Milzarek教授的活动半径,他远在德国的家人也是如此——警察会对出行的人们的数量、原因进行限制,人们也改为在家办公。热衷运动的Milzarek教授表示了对体育馆关闭的遗憾,但在漫长的疫情期间,他也已经习惯通过健身、看剧来排解烦闷。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关闭了大半年的大学室内体育馆、游泳馆和健身房都已向师生开放,Milzarek教授在教学和科研之余,也有了更多的健身去处。

 

传讯及公共关系处出品

采访:林洁洁(2017级理工学院、思廷书院)

撰稿:胡曦匀(2018级人文社科学院、逸夫书院)

           林洁洁(2017级理工学院、思廷书院)

相关推荐

专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从公社鱼塘到学术殿堂

乘风破浪迎来新局面:粤港澳大湾区的使命、机遇与未来 ——专访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刘遵义:从香港中文大学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港融合的先行实践者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 校园地图 联系方式 基金会 工作机会
探索更多
  • 信息公开 内网 招投标
传媒聚焦
  •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香港中文大学
  • www.cuhk.edu.hk

私隐政策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 2023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粤ICP备1409912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4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