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Main

  • 学生
  • 教职工
  • 访客
  • 校友
  • 家长
English
首页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查看更多
    • 理事会
    • 大学主管人员
    • 校园刊物
    • 校园图库
    • 视频影像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最新鲜的校园资讯、最全面的新闻热点,欢迎走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见证日新夜异的发展与变化、探索丰富多彩的青春校园故事。

    查看更多
    • 新闻速递
    • 光影校园
    • 校园故事
    • 活动预告
    • 媒体聚焦
  • 教学

    教学

    大学目前已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公共政策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八个学院,致力于实现国际一流的学术标准。

    查看更多
    • 经管学院
    • 理工学院
    • 人文社科学院
    • 数据科学学院
    • 医学院
    • 音乐学院
    • 公共政策学院
    • 人工智能学院
    • 研究生院
    • 通识教育
    • 体育部
    • 学术交流处
    • 图书馆
    • 学能提升研究中心
    • 教务处
    • 校历
  • 书院

    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用书院制。书院的责任,在于打破学院和专业的界限,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促进师生密切交流,朋辈一同成长。

    查看更多
    • 逸夫书院
    • 学勤书院
    • 思廷书院
    • 祥波书院
    • 道扬书院
    • 厚含书院
    • 永平书院
    • 第八书院
  • 科研

    科研

    面向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产业发展需要,大学已经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大数据、新能源、生命科学、金融和物流等领域开展国际前沿的学术研究、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

    查看更多
    • 科研新闻
    • 科研领域
    • 科研平台
    • 科研学者
    •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招生

    招生

    大学面向全球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学生提供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跨学科人才。

    查看更多
    • 本科生招生
    • 国际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

    就业

    大学致力于为本校学生提供优质的升学服务及就业指导,向国内外优秀企业输送本校综合素质一流的人才,为世界顶尖学府输送本校学术成绩斐然的精英学子。

    查看更多
    • 新闻
    • 活动
    • 就业指导
    • 升学指导
    • 就业质量报告
  • 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

    精彩纷呈的校园故事、流光溢彩的艺术活动、充满活力的书院生活,等着你来感受。

    查看更多
    • 大学艺术中心
    • 设施与服务
    • 生活在深圳
    • 全景校园
  • |
  • 搜索

Sub Main

  • 学生
  • 教职工
  • 访客
  • 校友
  • 家长
English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查看更多
    • 理事会
    • 大学主管人员
    • 校园刊物
    • 校园图库
    • 视频影像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最新鲜的校园资讯、最全面的新闻热点,欢迎走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见证日新夜异的发展与变化、探索丰富多彩的青春校园故事。

    查看更多
    • 新闻速递
    • 光影校园
    • 校园故事
    • 活动预告
    • 媒体聚焦
  • 教学

    教学

    大学目前已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公共政策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八个学院,致力于实现国际一流的学术标准。

    查看更多
    • 经管学院
    • 理工学院
    • 人文社科学院
    • 数据科学学院
    • 医学院
    • 音乐学院
    • 公共政策学院
    • 人工智能学院
    • 研究生院
    • 通识教育
    • 体育部
    • 学术交流处
    • 图书馆
    • 学能提升研究中心
    • 教务处
    • 校历
  • 书院

    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用书院制。书院的责任,在于打破学院和专业的界限,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促进师生密切交流,朋辈一同成长。

    查看更多
    • 逸夫书院
    • 学勤书院
    • 思廷书院
    • 祥波书院
    • 道扬书院
    • 厚含书院
    • 永平书院
    • 第八书院
  • 科研

    科研

    面向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产业发展需要,大学已经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大数据、新能源、生命科学、金融和物流等领域开展国际前沿的学术研究、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

    查看更多
    • 科研新闻
    • 科研领域
    • 科研平台
    • 科研学者
    •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招生

    招生

    大学面向全球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学生提供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跨学科人才。

    查看更多
    • 本科生招生
    • 国际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

    就业

    大学致力于为本校学生提供优质的升学服务及就业指导,向国内外优秀企业输送本校综合素质一流的人才,为世界顶尖学府输送本校学术成绩斐然的精英学子。

    查看更多
    • 新闻
    • 活动
    • 就业指导
    • 升学指导
    • 就业质量报告
  • 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

    精彩纷呈的校园故事、流光溢彩的艺术活动、充满活力的书院生活,等着你来感受。

    查看更多
    • 大学艺术中心
    • 设施与服务
    • 生活在深圳
    • 全景校园
  • |
  • 搜索

面包屑

  • 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园故事
  • 港中大(深圳)毕业生深情告别: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港中大(深圳)毕业生深情告别: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2020-11-25 校园故事

2020第五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毕业生的话

 

又是一年凤凰花开时。在与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们挥手告别之际,毕业生通过讲述自己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成长,与深圳的故事,对自己毕业后的生活进行展望,并对母校献上其最真挚的感谢与祝福。

让我们一起聆听几位毕业生的故事:

 

周陶杰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哲学博士

 

我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届博士毕业生中的一员,我的研究重点是半导体微纳激光器,这些技术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和生活。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研究能够为高速通信系统做出贡献。

我来自江西临川,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故乡。我一直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我本科就读于南开大学物理学院伯苓班,本科毕业后,来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继续追求学术梦想。感谢父母亲友给我的包容和无私的支持,让我的梦想得以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实现,我从天津来到了深圳,在深圳遇到了全世界。“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口号,让我感受到了深圳的开放包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让我明白了我们悉心做研究的意义是什么;“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定位让我们明白了我们青年一代身上所肩负的科技强国的重任。很荣幸,我成为了今天在做的各位同学中的一员,我们虽然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但因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我们相聚在了一起,来到深圳这片热土,一起见证着深圳的发展。

毕业后,我将前往伦敦大学学院,以博士后研究员的身份进一步研究这个领域。世界这么大,我们需要在时代洪流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去更大的世界开阔眼界。我有一个小小的梦想,我希望有一天,假如能学有所成了,我想回到母校来做一名教师,像几年来陪伴我们成长的和蔼可亲的教授们一样,将我们的学识、我们的热情传承给一代代的青年人,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让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在世界各地传播。

 

周陶杰一家合影

 

感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培养,人生中最美丽的事情就是“遇见”,感谢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我们相遇在一起。今天我们虽然各奔东西,但明天我们一定会带着各自的成绩常回母校看看;感谢我们的亲朋好友一路的陪伴,你们的包容、支持和鼓励成就了现在的我们。我们也会用未来更大的成就告诉你们,“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感谢在成长的重要阶段,我们相聚在了深圳。

在深圳我们遇到了全世界,深圳成为了我们开拓眼界、提升自我的重要平台。再次祝福深圳的未来更加美好,祝福祖国更加昌盛。

 

丁昱

同声传译文学硕士 

 

我们项目的老师个个都是宝藏,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不仅能提供专业上的指导,还能担任人生导师。课程种类丰富,设计合理,干货满满。整个研究生阶段的生活并不轻松,但我们都可以乐在其中。

毕业后往教育方向发展,但热爱翻译的初心不会变。未来三年希望工作得心应手,继续打磨翻译技能,集齐CATTI证书,做更多“手心向下”的事。“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丁昱与同声传译硕士项目的老师、同学们合影

 

颜旭

数据科学理学硕士

       我在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的求学过程是具有挑战的。数据科学项目在选课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很多与博士生一起进修的课程,课程工作量都是很有挑战性的。此外,我在上课之余一直做着科研助理的工作,除了平时完成课程的要求之外还要与实验室的小伙伴一起赶着会议投稿,所以压力和挑战具存。

       但是,在求学的过程中也是快乐的。我们实验室的小伙伴非常出色,和他们在一起也平衡了艰苦的求学生活。我也非常幸运进入了现在的实验室,有年轻有为的老师带领一帮能冲的小伙伴。目前,我深造于我校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博士项目,由于我校的直升优势,已经快读到第二年了。我研究的方向是3D点云相关的计算机视觉,在导师和合作者的帮助下,目前已经发表了几篇领域内国际知名会议的论文。我希望自己能在未来三年完成一些真正高影响力的学术作品,也希望能有机会去国外的科研圈交流,开拓一下视野。祝同学们前程似锦,希望大家常回学校看看!

颜旭一家与李镇教授合影

 

李金萍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理学硕士 

 

       我是中国南山信息中心的研发总监,来读这个在职研究生的初衷是对物流与供应链有一个体系化的认识,让刚刚从华润零售和快消行业转型到仓储与物流行业的小白,能更好地结合业务挖掘信息化需求,为公司数字化转型尽一份心力。

       在我们项目求学最大的收获有三个:

       一是拓宽了视野,印象最深的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国内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参访,结合公司的转型探讨,我对标了普洛斯、满帮、越海供应链、YCH等处在不同生态位的物流公司,运用商业模式画布对行业标杆进行战略、资源、成本、收益等要素进行创新模式分析,此次模式研究被公司领导建议作为南山书院的课题进行全集团分享,意在促进全员对公司业务的创新探索。而我也被更多领导认可,从高级经理提升为总监。

       二是习得了研究思路,虽然我们还是学生,但已经不是往常意义上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而非知识本身。有几位教授一开始就将研究课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倾囊相授,我现在也有信心对供应链金融、运输路径优化等课题进行专项研究,为后续的项目建设提供设计思路。

       三是结识了各行业的大咖,向物流行业的前辈了解行业前沿,并从其他行业了解到对供应链的诉求和不满,探讨与信息科技的可能结合点。当然最开心的是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三观一致的朋友,非常珍惜两年的团队作业产生的革命情谊。

       最后,特别感谢能有机会加入物流与供应链这个项目学习,期待项目、学校越来越好!

 

图片及内容由传讯及公共关系处(CPRO)提供

部分图片由丁昱、颜旭、李金萍同学提供

撰文:北海(CPRO)

相关推荐

乐音暖阳|港中大(深圳)师生用音乐传递爱与希望

对话石川教授:从量化投资到高等教育,跨界创造长远价值
大学艺术中心:打破艺术的边界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 校园地图 联系方式 基金会 工作机会
探索更多
  • 信息公开 内网 招投标 论证公示
传媒聚焦
  •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香港中文大学
  • www.cuhk.edu.hk

私隐政策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粤ICP备14099122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4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