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林天麟:我在深圳龙岗做机器人
从深圳河高空俯瞰,深港两城一河之隔、山水相连。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全新坐标系下,深圳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香港青年“过河”来此,创造属于自己的深港“双城故事”。香港青年林天麟就是其中一员。

俯瞰深圳
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后,林天麟曾来到深圳创业,后来他跟随导师徐扬生来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任职,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下称“AIRS”)智能机器人中心主任。

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团队
林天麟表示,深圳是适合机器人初创公司发展的沃土,龙岗汇聚了港中大(深圳)、AIRS等优秀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这是未来龙岗开展深港合作的重要优势,也将成为龙岗与香港合作的重要桥梁。

林天麟
深港两地求学创业
学生时代的林天麟经常往返于深港两地。
在香港中文大学做科研期间,林天麟经常到深圳采购和定制制作机器人的零部件,与深圳企业合作做研究项目,毕业后继续在深港两地从事机器人的科研工作。

林天麟与机器人合影
在这一过程中,深圳的创新文化和创业氛围给林天麟留下了深刻印象。
林天麟认为,深圳的创业及风投氛围浓厚,机器人生产制造的供应链都在内地,内地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也比香港大得多,加上深圳近年来大力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到深发展,综合市场、供应链、人才、资金等要素来看,深圳适合机器人初创公司发展。

机器人
后来林天麟也成为了众多来深创业的香港青年中的一员。 “当时创业的时候我加入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的众创中心,得到如办公场地、业务推广等方面的支持。”林天麟说。
因师结缘龙岗
林天麟从小就对大自然中会到处走动的生物很感兴趣。他喜欢观察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喜欢动手制作有趣的玩意。年少的林天麟在心里种下了创造机器人的梦想。

研究成果SnailBot
高中选科时,林天麟毅然放弃选读成绩最好的生物科,而选择攻读数理科,报读大学时也是专门挑选有机器人专业的大学。经过一番努力,林天麟顺利地入读心仪的香港中文大学,从此开启了机器人研究的生涯。
林天麟于2006年及2010年分别在香港中文大学自动化与计算机工程学系获得一级荣誉学士和博士学位。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期间,林天麟的导师正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

林天麟介绍机器人
林天麟和龙岗的结缘,正是得益于深港合作办学成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创立。
2013年7月3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宣布聘任徐扬生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任校长。2014年3月21日,教育部同意正式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林天麟和龙岗的结缘,正是得益于深港合作办学成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创立。
2013年7月3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宣布聘任徐扬生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任校长。2014年3月21日,教育部同意正式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AIRS
“这是一块极具潜力的土壤,我相信这里能让我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追寻我的梦想。”林天麟表示,港中大(深圳)的合作办学模式取百家之所长,AIRS是深圳市政府设立的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研究院依托大学且联合多个世界顶级研究机构全新设立,未来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更多的优秀科研力量。
在林天麟眼中,龙岗的面貌是多样的。AIRS所处的坂田星河world,现代的园区和高耸写字楼勾勒出现代都会面貌;背靠神仙岭、毗邻大运公园的港中大(深圳)校园,周边片区则是有山有水的安静的静谧校园环境。

龙岗坂田星河world片区,星河.双子塔效果图
2012年,港中大(深圳)在龙岗开工筹办时,林天麟曾来过龙岗。在他记忆中,当时校园还是一片荒芜,交通和周边配套设施正在完善之中。
相比十年前,龙岗发生了巨变;而现在的龙岗展现出现代化城区面貌,在城市设施、环境绿化及保育方面做得出色,其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行山径等郊游地,到了节假日时,林天麟便会换个环境和节奏来到户外公园跑步爬山。

coco park
潜心机器人研究
从香港求学到内地创业,再到深圳高校任职,并在深圳市政府设立的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从事机器人研究工作,林天麟表示,这些都是顺着时代给予的机遇,遵从内心对机器人技术的热爱,走出来的一条人生道路。

研究成果FreeSN
林天麟目前的研究方向是自由形态机器人,这是一种由众多独立机器人模块组成的多机器人系统。每个机器人模块都可以自主移动、连接和分离,可根据不同场景转变为任意形态的机器人组合体,适用于抢险搜救、反恐侦察、极地探索等环境和任务不确定的应用场景。
2020年,林天麟的研究论文“FreeBOT:能任意连接、自由组合的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设计与实现”获得了IROS2020的机器人机构设计最佳论文奖。

研究成果FreeBOT
“我们的主要突破是提出了一种小机器人之间能任意并快速连接的机理,实现小机器人之间的瞬间任意连接或脱离,使机器人系统能更迅速及更灵活地变形。”林天麟介绍。
今年,林天麟在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T-RO发表文章,提出了一种新颖关节并系统地建立了其运动学模型、运动规划与控制方法,进一步解决了FreeBOT的运动学问题。
林天麟表示,在深圳这些年,他一直保持对机器人研发的热爱,在AIRS的智能机器人中心深耕,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科研成果能从这接续落地、惠及社会。
展望未来,林天麟认为,港中大(深圳)和AIRS已集聚一批来自全球的高端人才,这些出色的大学和基础研究机构都坐落在龙岗区,这是未来龙岗开展深港合作的重要优势,也将成为龙岗与香港合作的重要桥梁。
新闻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