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Dialogue with Philosophers | 王沁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汇聚了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子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学者和老师,大家怀着梦想与憧憬,相聚在神仙湖畔,共同书写着一所大学的理想与信念。
本期“神仙湖畔”带你走近港中大(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通识教育部助理教授(教学)王沁博士。
人物简介
王沁教授在耶路撒冷
王沁博士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识教育部的助理教授(教学),教授“与人文对话”、“元伦理学”、“知识论”等通识课程。在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王沁老师在香港大学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哲学硕士与哲学博士学位,并曾在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任职哲学讲师。
教学之余,王沁博士喜爱攀岩、电子游戏、旅行和学习各种语言。除却汉语上海话、普通话、广东话之外,他还说流利的英语和德语,并且掌握西班牙语和瑞典语,对其他日耳曼语族和拉丁语族的语言也略有学习。
In Dialogue with Philosophers
1. 您能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分析哲学”吗?
分析哲学起初是一项哲学运动。在20世纪上半叶,有一部分哲学家认为很多哲学问题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将语言本身的问题误认为了实质的哲学问题。一旦我们去真正分析语言本身的结构,这些所谓的哲学问题有的可以被消解,有的就很自然的有了结论。于是这部分哲学家就认为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分析。
后世将这部分哲学家所做的工作称为“分析哲学”,我以上所讲的也就是它的起源了。而今,虽然语言仍然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但是没有哲学家认为他是唯一重要的哲学话题了。不过“分析哲学运动”确实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那些“分析哲学家”做哲学的方式被保存下来并发扬光大了。像“追求语言表达的清晰”、“追求对问题的严格描述”等诸如此类的“分析哲学研究方法”变成了一种哲学研究的传统。今天人们把所有遵循这种传统的哲学都称作“分析哲学”。
2. 您每年都会开两次“元伦理学”课程,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元伦理学”吗?
大家应该对伦理学有一定的了解,简单来说,伦理学就是研究道德对错的学问。
伦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伦理原则的研究。一些哲学家希望找到统一的原则来一劳永逸地回答人们道德行为的对错问题。而哲学家们关于这个统一的原则到底是什么各自有一套理论。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伦理学中的两大类理论:功效主义与义务论。功效主义是由英国哲学家边沁提出的。他的观点是一个行为道德对错的区分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该行为能否给整个社会增加最大的功效,或者说最大的福祉。另一种理论叫义务论,总的来说,这一类理论认为一个行为的道德对错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一个普遍性的原则。比如说康德提出的义务论其中有一种表述是:一个行为的对错取决于你有没有可能希望这一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方式。在义务论看来,作弊这一行为是错的。这是因为作弊的这个人不可能希望所有人都作弊,ta之所以能通过作弊获利,正是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作弊。如果大家普遍作弊,那作弊就变成了没有意义的行为。
以上所讲的是一般的伦理学,也叫规范伦理学。而“元伦理学”会问一些更加高阶的问题,它们同时也被看作更加基础的问题。比如元伦理学家会问规范伦理学家:你们所说的“道德对错”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不同伦理学理论到底是在探究一个客观道德事实还是仅在提出一个主观道德方案?简单来说,元伦理学是关于伦理学的学问,它在试图探究道德的本质。
3. 元伦理学领域中有哪些理论呢?
元伦理学问题大致能分为四大类:形而上学问题,认识论问题,语言哲学问题,以及心灵哲学问题。
我在上个问题所讲的其实就是元伦理学中的形而上学问题,即,“道德到底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第二类元伦理学的问题是认识论问题。这一类问题关注人们获得道德知识的途径。我想很多人都会认为我们大多数关于自然的知识都是通过感觉经验取得的,这似乎已然变成了一个常识。然而,我们似乎从来没有知觉到过道德事实。所以,我们关于道德事实的知识究竟是怎样获得的呢?这就是元伦理学中一类典型的认识论问题。
第三类的伦理学的问题可以看作是语言哲学问题,从语言哲学的视角出发哲学家们会问:我们在做道德判断的时候,我们的语词究竟是描述性的还是表达性的?我们到底是在描述一个事实还是表达一种情绪?
还有第四类问题,心灵哲学问题。一个典型的心灵哲学问题是:当我们在做道德判断时,我们的心理活动到底是一种认知性的活动,还是一种意愿性的活动?比如,当我作出“吃肉是错的”这一判断时,我的心灵到底是形成了“吃肉是错的”这一信念,还是形成了“吃肉好恶心啊”这种情绪?
4. 听了您以上的介绍,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元伦理学研究有点太技术化了,对个人的意义不是很大。您能给同学们讲一下学习“元伦理学”的意义吗?比如同学们选了您的这门课之后能收获些什么?
我觉得每一个同学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是离不开以道德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的。我想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每一天每一个同学都会做出各种各样的道德判断。比如说啊大家可能觉得偷窃是错的,杀人是错的。但同时大家又会觉得一些通常来说是错的事情,在特定情境下并不是错的。比如大家可能会觉得当一个人快要饿死但是周围的人都不愿意接济他的时候,ta偷窃一些食物就是在道德上可允许的;或者大家可能会觉得一个人在不反击就会被别人杀掉的情况下,杀掉对方是没有错的,是一种正当防卫。其实在系统学习任何道德理论之前大家就已经在频繁地作诸如此类的道德判断了,而元伦理学这个课其实是帮助大家从最根本的地方对各种道德判断进行反思。
比如我现在碰到一个来自另一种文化传统的人,ta做出的一些道德判断和我很不一样;又哪怕是跟我同样文化的人,ta也可能随时会作出跟我观点相悖的道德判断。这时候伦理学可能就无力解释这种道德分歧,需要元伦理学去提供解释。所以同学们学了元伦理学之后,会更容易从根本上反思我们遇到的道德问题,我相信这种反思对同学们的道德生活是很有利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5. 您刚才提到了“道德分歧”这个概念,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道德分歧”吗?
简单来说,道德分歧就是包含道德意见的分歧。在元伦理学界一个主流的观点是,很多分歧只是看上去像一个道德分歧,它实质上是一个关于自然事实的分歧。比如A说C的D行为是错的,而B说C的D行为是没错的,看上去A和B之间产生了道德分歧;但有可能A和B之间真正的分歧是C做D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即A认为C的动机是P而B认为C的动机是Q,这时候我们说A和B之间真正的分歧是一个关于“C的动机是什么”的自然分歧。
当然,也有很多时候就算双方解决了所有关于自然事实的分歧,ta们之间的分歧还是存在,这时候我们说ta们之间有真正的道德分歧。
6.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真正的道德分歧呢?
从元伦理学的视角来看,我们发现真正的道德分歧时应该思考这一道德分歧的本质。它是由于认知双方关于客观道德事实产生了不同的认识,还是如相对主义说的,是由于认知双方都把握了相对于ta道德共同体的道德真理;又或者是由于这一道德分歧中的两种道德判断本身就都是对主体主观意愿的表达,而不是对客观或者相对的道德事实的描述?这些都是大家可以去思考的问题。
7. 最后希望老师能给同学们一些学业上的建议,比如,同学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学好哲学类的通识课?
我认为通识课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在自己擅长领域之外挑战自己的机会。学校设置的各种通识课程,都可以推动同学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而哲学类的通识课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会去挑战一些人们在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甚至是科学探索中默认的假设,推动你去思考那些假设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同学们在学习哲学类通识课时需要有一些耐心,需要愿意去尝试对一个领域或者对人类的某种行为模式进行底层的反思。这种反思看起来没什么实际的用处,但其实真正重大的变革都是从这些反思当中来的。
我想当同学们真正意识到这种哲学反思的重要性,真正愿意自主去寻找各种哲学问题背后的答案时,一定能学好那些哲学类通识课。
转载自校刊《神仙湖畔》第四期
记者:张致远 (2019级 经管学院、逸夫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