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熊伟教授:伫立在自己时刻的顶峰,去远望连绵不绝的地平线
熊伟教授
熊教授于2001年获得杜克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在此之前,他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他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讲座教授及经济学教授,他还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署研究员。熊教授是全世界金融界中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学者之一,在国际学术圈及政策决策层中都发挥过重要影响力。他在世界顶尖经济及金融杂志发表过四十余篇关于各类研究主题的论文,例如投机泡沫、金融危机、行为金融学、大宗商品金融化、中国金融市场等。他在金融泡沫方面的研究曾被美国主流媒体例如华尔街日报专题报道。熊教授曾获多项荣誉,包括美国金融学会2012年度史密斯·伯林顿最佳论文奖、美国西部金融学会2013年度纳斯达克集团最佳论文奖、中国2015年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2018年中国当代经济学奖、2023年当选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他于2016-2022年出任美国金融学会旗帜期刊《Journal of Finance》联合主编。
“神仙湖经济学人”非常荣幸能够邀请熊教授分享他的求学经历和学术研究。在惊叹于熊教授的非凡成就之余,我们也通过访谈感受到他对自我的坦率,对学识的好奇,和对世界的热忱。因此我们以梭罗的名句为题,希望熊教授的经历与思考能让读者在人生的漫步或攀登中获得启示,增添力量。
求学之路:从物理到金融
不同于现在,2004年之前中国在美留学生总体较少,国内关于出国留学的信息也并不充分,而熊老师正是在1993年信息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了赴美留学。
图:1985-2021年中国在美留学生
图片来源:IIE Open Doors, https://opendoorsdata.org/
主持人:您在很早的时候就出国求学,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第一次出国读书的经历吗?
熊教授:1993年,我赴海外深造,当时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中科大是一个鼓励出国留学的学府,尽管当时整体上选择出国的学生并不众多,但中科大学生出国的比例颇高。即便如此,当时关于留学的信息相对匮乏,我对国外的认知甚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也缺乏明确的方向。我跟随师兄师姐出国,但对自己的未来职业道路并无确切的规划。之前我一直专注于理工科学习,对外界许多其他事务了解不多。然而,出国后我逐渐认识到世界之广阔,机会之多元。因此,同学们无需过分焦虑,世间总有各式各样的有趣事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每个人终将找到自己的道路。以我个人经历为例,我当时也感到焦虑。作为物理系学生,出国深造后发现相关学术工作机会有限,见识了不少学长六年博士毕业后求职的困难,他们需要继续从事多年的博士后研究才有可能获得大学的教职。然而,我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选择不仅限于物理学研究,实际上还有更多的职业道路可供选择。
主持人:是什么契机让您最后从物理转向金融呢?
熊教授:在我的博士项目的第一个暑假,我有幸参与了一个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进行的重大项目的暑期实习,这最终促成了我职业方向的转变。这个实习机会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的一位知名教授提供的,他在CERN的该项目中担任项目组长,并偶尔会向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一机会备受追捧,众多学生都希望能够参与其中。带着试试看的心态,我申请了这个机会,并幸运地被选中。这是一个难得的宝贵经历。然而,暑假结束后,我强烈感觉到这种工作环境可能并不适合我。我所在的小组拥有400多人,仅是CERN众多小组中的一个。在实习期间,我被分配到一位博士后的团队中协助工作,但由于项目规模庞大,暑假结束时也未能完全理解小组的整体研究课题。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物理学的前沿研究与书本上的理论和模型有着显著的差异。在高能物理的具体研究项目中工作更像是在一个大型公司机构中,需要强大的沟通协调能力来与众多研究人员合作,这是我之前未曾预料到的。在深入考虑我的具体工作内容后,我意识到物理研究并非我所追求的职业方向。因此,在暑假结束返回学校后,我开始探索更加适合自己的新职业道路。
决定不再进行物理研究后,我开始思考新的职业方向。当时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研究生,学校地处纽约市中心,与华尔街相邻。许多学长在物理学博士毕业后选择前往华尔街工作。在我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时,不少朋友向我提出一个建议:也许我也应该考虑加入华尔街。这让我开始思考,如果我未来的职业道路在华尔街,为何还要坚持完成物理学学位,而不是直接转向金融领域呢?商学院的一位朋友也建议我直接申请金融专业的博士项目。当时,我对金融领域相对不太熟悉,因此根据朋友的建议,在商学院选修了一些金融相关的课程。由于这位朋友专攻金融工程,我的初步了解更多是从金融工程的角度。尽管如此,在申请博士项目时,我同时考虑了金融工程和传统金融两种方向。最终,这两个方向的项目都接受了我的申请。当时,我并不能完全区分这两种项目之间的细微差别,但我决定既然要学习金融,那么就在传统金融项目中深入学习。因此,我最终选择了杜克大学商学院的金融博士项目。
到了杜克大学后,我才意识到深入学习金融需要掌握大量的经济学知识。因此,我的博士学位第一年实际上是在经济系学习。直到那时,我才开始对金融和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主持人:您进入金融的博士项目之后,会觉得学习和生活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吗?
熊教授:当时我经历的转变确实很大。由于我对经济学的许多基本概念缺乏理解,甚至一些本科阶段应掌握的经济学知识对我来说也是陌生的,所以我的第一年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尤其是在宏观经济学的课程中,我几乎完全听不懂。幸运的是,课程作业中涉及了许多公式和模型,特别是在微观经济学方面,有着清晰的假设和公式体系,因此在完成作业方面我并未遇到太大问题。此外,之前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积累的数理训练也为我在技术层面上提供了一定优势。因此,尽管在听课方面有所不足,我仍能够应付作业和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考虑到当初计划去华尔街工作的目标,我并没有过分在意博士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这些困难。
图:纽约金融区的主要投行分布。华尔街是纽约市曼哈顿区一条长仅三分之一英里的街道,今日已成为纽约金融区乃至全美金融服务网络的代称。
图片来源:https://twitter.com/WallStreetOasis/status/1303974014948343809
主持人:既然一开始是想去华尔街工作的,后来又是什么使您决定从事学术研究呢?
熊教授:1997年暑假在完成两年的博士课程之后,我有幸在美国证券化(securitization)行业刚起步之际,在巴克莱银行进行实习。当时,这个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需要大量兼具金融和技术背景的人才。这种新兴的金融产品,包括各种债券及其衍生品的打包和再销售,当时还不是标准化产品,因此需要建立模型来进行定价等工作。作为我第一次踏入华尔街,我感到非常兴奋,特别是考虑到相对于商学院博士生有限的生活补贴,工资显得非常可观。整体来说,这份工作体验是相当不错的。
然而,当暑假结束时,尽管我的上司提出让我留下继续工作,无需返回学校完成博士学位,我却有了不同的想法。我发现实习期间的工作实际上相对单调乏味。我主要的任务是使用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编写程序,用于执行定价模型、处理输入数据、并输出定价等信息,以便进行实时交易。但我发现所用的模型并不特别严谨,工作内容也相对简单。此外,我并不喜欢华尔街的工作生活方式,例如长时间的工作日和缺乏个人空间。尽管华尔街提供的薪酬和待遇非常吸引人,但经过三个月的实习,我意识到这种工作并不适合我。虽然我的岗位技术性较强,但这种工作方式并非我所追求的。我更倾向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进行研究。
最终,我选择回到学校继续进行我的学术研究。我意识到,只要能够全神贯注于研究,学术领域同样是一个极佳的选择,它为我提供了在学术机构中找到教职的可能性。因此,我重新回到校园,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我的论文和研究课题中。这是我在那几年内做出的又一次重要的职业规划调整。我深信,只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全心投入,并且愿意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这个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探索和适应。
熊老师在华尔街的第一份实习与1990年左右开始出现的“资产证券化”紧密相关。当时,不同于传统上的发放贷款并将其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上直至到期,金融中介机构开始在资本市场上出售贷款池。而通过组合这样一系列流动性较差但预计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最终将资产的预期现金流转换为流动性和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则被称为“资产证券化”。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正是“资产证券化”发展得最为迅速的一段时间。
图:图中显示了美国私募证券化和公司债券的发行量。2002年,证券化债券的发行量(6624亿美元)首次超过公司债券的发行量(6367亿美元)。
注(1):以上关于“资产证券化”的部分阐释及图片参考自Gorton, G., & Metrick, A. (2013). Securitization. In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Finance (Vol. 2, pp. 1-70). Elsevier.
注(2):以上关于“资产证券化”的部分阐释参考自唐涯的财新博客:《资产证券化的“前世今生”——美国篇》(https://tangya.blog.caixin.com/archives/141320)
学术生涯:思考、探究、推广
主持人:谈到研究,我们对您的研究内容也很好奇。您一些论文给出的结论和我们直觉中的并不一样,比如最近那篇和张老师合作的关于土地市场价量分离的文章,对我们的启发很大。所以想请老师介绍一下您的研究以及其中有趣的地方。
熊教授:近几年,我专注于研究中国特有的“混合经济”模式。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间,中国经济实现了显著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中国经历了许多市场化改革,其经济模式与欧美典型的市场经济仍有明显差异。中国的经济结构主要是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的结合体,因此我通常将其称为“混合经济”。
这个混合经济模式融合了许多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元素,是在中国过去四十年的经济改革过程中逐步探索和形成的。这种模式下深层次的运作机制及其相关效应尚未被系统性地研究和解析。这对国内外学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政策调整做出客观而理性的理解,对于理解和指导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要求我们深入分析混合经济模式的内在逻辑、效应及其对未来政策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和趋势。
接下来,熊老师为我们具体介绍了“混合经济”可能有的优势和缺陷:
混合经济模式有效地融合了市场经济的显著优点,例如市场提供的激励机制和在信息流通上的各种优势。同时,它也保留了政府对市场的一定干预。众所周知,政府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因为市场经济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各种外部性问题。通过政府干预,可以有效解决或调和市场经济本身的外部性问题。因此,将市场经济与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相结合,可以将两者的优势互补,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
然而,这种结合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放大两者各自的问题。在市场和政府干预的结合过程中,如果不恰当地平衡这两方面,可能会导致原有问题的放大。事实上,中国经济近两年遇到的许多挑战,与这种混合经济模式的实施和调整密切相关。因此,我认为混合经济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这对于理解并解决中国经济目前和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在说明了“混合经济”的特点之后,熊老师指出,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仍然有很多机制上的原理值得研究者们去深挖: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市场化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行的,变化迅速,因此对一些机制的研究并不十分透彻。关于为什么某些机制有效而另一些则无效,还缺乏充分的解释。在实践中,我们主要是根据经验来选择最佳机制,但无论是从学术还是政策的角度来看,这些机制背后的具体和深层原理都不是非常清晰,也未经过细致的研究。进行这样的研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复杂的领域中,需要反复推敲和深入分析,我认为以前可能并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这样的研究。
现在,随着改革进入更加深入的阶段,“深水区”,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改革的步伐不再像以前那样快速,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入地研究机制的基本原理。我认为,很多问题需要经济管理专业的同学们仔细研究思考。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的经验。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有许多中国特有因素。因此,我认为需要根据中国独特的发展背景和历史经验深入探究,进行数据分析。
主持人:您在作出这些深入的分析之前,是怎么确定您具体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的呢?
熊教授:我认为,一旦对某个领域产生了兴趣,最重要的是要广泛阅读。当你进行了大量阅读后,很多问题会自然浮现,这时就需要你尝试去寻找答案。课堂教学能提供的知识是有限的,而真正的研究并非仅仅是做数学题,数学只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要对特定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例如,我们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去理解市场是如何运作的、它存在哪些问题、主要问题是什么等。实际上,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是关键,能够提出深刻且有意义的问题非常重要。一旦你确定了研究问题,无论是通过理论分析还是实证分析,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
经济和金融领域的研究往往旨在通过这些方法发现和解决世界上迫切的经济问题。最关键的是对这些问题保持兴趣,渴望去深入了解。有些问题可能已经在公共讨论中被提出,但这些讨论可能不够深入或准确,甚至可能未能触及核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你进行独立思考。近十年来,我也逐渐将研究重点转向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发现这里面蕴含着许多激动人心的问题。我相信,只要你对这些问题充满兴趣,总能发现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
主持人:您在发表学术成果之余,也建立了VoxChina这个平台,它以一种非常简洁科学的方法让我们对学术增进了解。因为我们自己读论文比较慢,有时候也不知道应该阅读哪些论文,有了这个平台以后,感觉自己与学术的距离近了许多。请问您最初是怎么想到建立这个平台的呢?
熊教授:近年来,对中国经济的研究逐渐增多,这些研究涉及诸多相关领域,包括经济学、金融学以及发展学等,也有国内国外学者广泛参与。然而,由于这些研究往往局限于各自的专业领域,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成为一个挑战。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平台来促进这些不同领域研究成果的流通,使各领域的学者能够相互了解和借鉴。
在这种背景下,进行论文的概述或摘要制作会很有帮助。这样的概述可以快速向广大学者和公众传达论文的主要结果和启示,而不必要求每个读者都深入理解每篇论文的全部细节。对于那些对特定论文内容感兴趣或认为需要深入了解细节的读者,他们可以在阅读概述之后,再去翻阅整篇论文。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个精准的概述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才建立了这个平台,旨在为不同领域的学者和公众提供一个简洁、高效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的渠道。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推广和传播学术成果,也有助于激发跨学科的思考和研究。
图:VoxChina公众号二维码
师长寄语:建议和期许
主持人:我们的同学们目前也面临着选专业、是否出国等等选择,大家都感觉风险不小。您觉得我们应该以什么心态来面对呢?
熊教授:许多时候,我们面临的选择看似充满风险,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它们还不够了解。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虽然似乎做出了多次重大的调整,但一旦对新选择有了足够的了解,这些变化并没有那么困难。例如,我从物理转向金融,这在表面上看似一个巨大的跳跃,但实际上,当我深入探究后,却发现这是一个可行的转变。事实上,我在理工科领域的背景甚至为我在学习和研究金融与经济中带来了一些优势。
因此,很多时候,看似巨大的差距和风险其实是由于缺乏了解所造成的。一旦我们深入理解了自己面临的选择,就能更加清晰地看到每个选择的可能性和潜力,从而做出更加合适的决策。了解和熟悉是减少不确定性和感知风险的关键。这种态度不仅适用于职业选择,也适用于生活中的许多其他领域。
主持人:有一些同学会觉得自己对学术有一点兴趣,但又不太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做学术。您对这些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熊教授:我们的计划很难完全跟上不断变化的认知和外部环境。因此,对未来的计划不必过于明确。如果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尝试一下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领域不适合自己,随时可以进行调整。关键在于确定一个大致的方向,然后沿着这个方向前进。在了解和尝试的过程中,对相关行业和领域的深入了解,将帮助你逐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许多行业所需的技能是通用的,如学习能力、建模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这些在任何领域都是宝贵的技能。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你同时也在锻炼自己,这些能力在未来无论有何种调整都将是你的宝贵财富。
因此,如果对学术研究感兴趣,不妨勇敢尝试。即使将来兴趣发生转移或找到了更合适的领域,可以随时做出调整。这个过程本身,其实就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部分。通过不断地探索和调整,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主持人:最后,可以请您对我们的读者说几句话吗?
熊教授:我想对我们经管学院的学生们说几句。经济管理学科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在这个领域中,不论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在政策制定上,都存在许多有趣且对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众多问题和挑战。尽管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媒体报道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讨论,但很多问题的根本机制和原因可能非常复杂,不一定能通过常规教学或报道被完全讲解清楚。因此,对于学生们来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也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抓住新的机遇。
特别是在未来的一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中国经济预计将经历更多的变化和转型,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成为把握这些变化的关键。这不仅能帮助学生们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也使他们能够为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转载自《神仙湖经济学人》、 Lakeside Economist微信号
记者:金芳羽 陈心怡
编辑:宋阳波 金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