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场美术馆展览——探针媒介
在大学创校十周年和大学艺术中心成立五周年之际,我们即将迎来两年一度的校园艺术文化盛事,第四届文艺季“CATS”(文化 · 艺术 · 科技:融合创新)系列活动,囊括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在校园里以艺术为桥梁,与人人相连接。
10月12日,大学艺术中心邀请到独立策展人龙星如策划展览“探针媒介”,将展出十位艺术家精彩绝伦跨学科思考的新媒体作品,包括马可·巴罗蒂、曹澍、曹舒怡、龙盼、陆平原、彭可、弗朗索瓦·凯维永、邵纯、沈少民和孙丽娜。从科学领域的“探针”(是英文“tangent”音译,亦指切线处的运算)概念出发,旨在通过科技艺术运用“见微知著”的方式,深入回应和思考气候危机、人类世以及智能时代等等更为宏大的议题。
探针媒介
▂
展期
2024.10.12-2025.01.12 10:00-17:30 (Mon.-Sun.)
地点
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001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学综合楼D101重力场美术馆
* 分展场 TC101 SPACE展览将于11月15日开展,敬请期待!
校园合作机构
医学院、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深圳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先进生物特征识别实验室
展期
2024.11.15-2025.01.12
主办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承办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学艺术中心
前言
一条直线与一条曲线接触,但仅仅在一个极小的点上,这便是切线。
“切线”一词来源于拉丁词“tangere”,意思是“触摸”。在它们接触的无限小的瞬间,切线与曲线上的这一个点拥有了相同的方向。切线状态是一种轻触又分离的关系,一种有方向但是不彼此锁死的关系,它既可能通过无限切分的瞬间解释潜在的大趋势(如在微积分里),也有着疾驰而去的离散性势能:在相切的瞬间,切线提供了某种答案,但切线本身不再会在同一个切点与这条曲线相遇。有趣的是,“切线”一词的英文和中文的“探针”听起来非常近似。在从天文学到生物医学等学科里,探针设备有助于我们揭露一个未知对象的特征,和切线一样,它通常是精微的,用凯伦·巴拉德(Karen Barad)的话来说,是以越来越高的敏锐度去观察和聆听,直到看似虚无的尺度里浮现出差异性。探针同切线一样,在短暂的、甚至看似漫不经心的相遇里,得到揭示性的消息。切线的切点处,抑或探针的触点,埋藏着跨尺度的能量。
展览“探针媒介”(Tangent Media)试图回应“切线”和“探针”两个词语之间跨语言的互文,并将“切线/探针”状态(tangentiality)视作一种跨学科合作与对话的立场:它是试探的、轻触的,不试图改变对方但又蕴含着测量精度的,相切也意味着“离开自我封闭”[1]。多根线之间的相切,仍然可以成为一种对更广阔的趋势的绘制方法。“切线”给予了不同学科之间行动的自由,在展览的每件作品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切点”所在。展览邀请的作品在气候变化、地质过程、机器智能和人的感知之间建造起一个个彼此相切但又不至于纠缠的线条网络,微距相机、NOAA的水听器、水质传感器和高精度3D扫描等“探针”工具,也在每件作品中引入了不论是对微观物质世界还是对漫长地质时间的样本与叙事纹理。某种意义上说,“探针媒介”是一个关于态度和方法,而非具体研究课题的展览,它更关注于观察点本身的移动而非观察的结论。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这样一个综合性学校里,展览试图用一种“轻轻相切”的方法,带入关于艺术与科技合作,关于大湾区技术关键词以及“方案与半成品”的生产性的讨论。
如果我们回到凯伦·巴拉德(Karen Barad)的论说,测量的本质是内在作用(而非互动)。观察的媒介与被观察的对象不可分割,测量因此也意味着世界的创造过程:“物质和意义并非预先存在,而是通过测量的内在作用共同构成的。” [2] 在这个展览项目的语境里,一根微小的探针便是观察媒介,在切点处震颤。
[1] Barad, Karen. What Is the Measure of Nothingness? Infinity, Virtuality, Justice. Hatje Cantz, 2012.
[2] 同上。
龙星如
策展人简介
龙星如
龙星如(b.1990),是一名独立策展人,写作者,业余无线电操作员,2022-23博古睿学者及Swissnex Fellow,其研究关注中国的科技基础设施及技术的心理地理。策划/联合策划展览包括《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Hyundai Blue Prize策展人奖, sophialexa.com),《他山之石,新代理人》(PSA青策计划大奖),第三届今日未来馆《机器人间》,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科技艺术板块《大地热流:回到太阳时间的访客》,上海天文馆《宇宙考古》,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时间的幼虫》等。其研究发表于瓦尔堡研究所,伦敦大学学院高等研究院,ZKM媒体艺术中心,香港城市大学,ISEA电子艺术研讨会等,并兼职任教于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空间叙事专业。她策划了中国首个专注天文及天体物理的驻地项目(清华大学天文系)。2021年,她发起了 “端口:云下贵州”项目,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科技基础设施的长期调研和策展项目。
个人网站:irislong.xyz
艺术家简介
马可·巴罗蒂
马可·巴罗蒂是一位媒体艺术家,致力于创造一个“科技生态系统”,并将其作为人类对环境影响的隐喻。他的作品结合了声音、消费品和废弃物,通常以动态雕塑的形式呈现,以提升人们对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意识。巴罗蒂的装置艺术作品曾在国际上展出,包括林茨电子艺术节、萨奇画廊、科学画廊和光州双年展。他曾获得多项奖项和资助,并参与了多个著名的驻留项目,如柏林科学画廊、首尔Zer01ne以及弗罗茨瓦夫的WRO媒体艺术中心。
曹澍
曹澍的创作以叙事性的3D数字影像、电子游戏、场域装置为主。作品基于在地的工作,将计算机图形技术背后复杂的生产机制、神话隐喻,与历史档案、社会议题紧密编织在一起。曾获2024年成都国际摄影周艺术家奖,2022年OCAT × KADIST青年媒体艺术家奖、2021年上海影像博览会Exposure Award、2017年BISFF艺术探索奖等。近年来艺术家参加了瑞士巴塞尔Atelier Mondial(2017),日本横滨黄金町Bazaar(2019),以及德国慕尼黑Muffatwerk(2023)的驻地。近期作品在巴塞尔乡村州美术馆、悉尼白兔美术馆、马德里Matadero当代艺术文化中心、UCCA沙丘美术馆、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香港M+美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天目里美术馆、OCAT上海馆、北京民生美术馆、纽约Sleep Center等世界各地的机构展出。除此之外,作品也曾入围众多国际影展的主竞赛单元,如圣彼得堡国际电影节、米兰国际电影节、汉诺威国际短片节、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卡塞尔纪录片电影节、渥太华国际动画节、莱比锡纪录片与动画电影节等。
曹舒怡
曹舒怡(1990年生于广州,现居住和工作于纽约)探索材料、物质以及知识渗透的炼金术式方法。通过考古式推测和生态小说,她思考科学、技术文化与宇宙学之间多孔性的多元关系。她的作品在国际上展出,包括近期在第十一届魁北克当代雕塑双年展(2024)和上海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23)举办的个展;在香港Para Site的双人展(2023);以及在多家著名机构举办的群展,如佛山和美术馆(2023)、TAG博物馆(青岛)、阿那亚艺术中心(北戴河,2023)、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2023)、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2022)、上海明当代美术馆(2021)、北京今日美术馆(2021)、纽约NARS基金会(2021)。她现为普瑞特艺术学院的访问助理教授,并创立了Transmaterial Lab实验室,曾在广东时代美术馆、新美术馆NEW INC、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及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担任驻留艺术家。她拥有复旦大学法学学士、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以及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美术硕士学位。
龙盼
独立艺术家龙盼(出生于1991年)的研究方向为如何通过非人的生物视角解读当代工业社会中人类的生存与环境之间更深层的、往往被忽视的关系,以探索和呈现人类所处的整个生命网络的“秘密对应”。她对生物特性与生物技术感兴趣,曾通过 “植物冶金学” 和 “真菌降解” 等生物技术使环境不可见的变化变得可见。代表作品包括“仙境路口”、“风铃”、“植物冶金系列”。撰文发表于M Art Foundation;艺术新闻中文版。2022年获克劳德亲王基金会&歌德学院-应对环境变化导师奖;2022佳士得赞助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女性艺术家”支持计划等。
陆平原
LU Pingyuan
陆平原,1984年出生于中国浙江,生活工作于上海。陆平原的创作源自他对人类精神意志无形本质的兴趣,他通过对“故事”的创作和使用,展现人类经验的流传与流变,以此为核心,发展出了一系列结合艺术史、流行文化、个人经验等多重因素的创作,跨越文本、影像、绘画、雕塑、装置等媒介。陆平原将超现实叙事与概念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与现实平行的、庞大的幻想世界,展现当代人类的精神困境,并重新挖掘人与万物精神联系的潜能。他的作品已在国内外广泛展出,近期的展览包括:“上上签”,和美术馆,顺德,中国,2024;“神传人人传神”,没顶画廊,上海,中国,2024;“烹饪诱捕,诱捕烹饪,我可爱的生活”,OCAT深圳馆,深圳,中国,2022;“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2016;“第九届利物浦双年展”,利物浦,英国,2016等。
彭可
彭可是一位新媒体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学士,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硕士。她的作品常以新媒体装置、现场表演和影像等多种媒介,诗意地探索物质、声音和光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受新物质主义和混沌理论等概念的影响,她的作品深入探讨科学现象和物质的动态世界,揭示了我们周围细微物质的生命力和自主动态。
作品曾展演于: 英国V&A博物馆、法国蓬皮杜 IRCAM论坛、台北当代文化实验场、加拿大SAT科技艺术中心、新加坡Media Art Nexus、上海西岸美术馆和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
弗朗索瓦·凯维永
弗朗索瓦·凯维永(François QUÉVILLON)是一位目前居住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的艺术家。他的跨学科实践通过实施对环境条件波动和人为干扰敏感的过程,探讨世界现象和感知。他的作品涉及行星变化以及影响当代媒体的变化。他研究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的认知、文化、环境以及我们与空间、时间和彼此的关系。
他的作品通常在驻留期间开发,并在聚集于当代艺术、电影和数字创作的展览和活动中展出。其中包括:Connecting the Dots(墨西哥)、圣丹斯电影节的“新前沿”展览(帕克城)、Knockdown Center的Spaces Under Scrutiny(纽约)、HKSTP Experience Centre的House Warming(香港)、国际电子艺术研讨会(光州、迪拜和阿尔伯克基)、Kalyon Kültür的Flora和İnsan Eli Değmiş(伊斯坦布尔)、Theatre of Digital Art的dreams(迪拜)、OMAF – Digital Aura(首尔)、FILE电子艺术节(圣保罗)、IndieBo(波哥大)、LOOP Barcelona、Contemporary Istanbul、Mirage Festival(里昂)、Show Off Paris、Festival de la Imagen(马尼萨莱斯)、Mois Multi(魁北克)、FIFA、Mutek电子艺术节、NeurIPS、RIDM、Elektra和国际数字艺术双年展(蒙特利尔)。最近,他的个人展览《悬浮的地球》(La Terre en suspens)的不同版本在加拿大展出。
邵纯
邵纯是一位新媒体艺术家。她的创作方向包括多媒体装置,电子纺织(E-textiles),后网络艺术,Design Fiction(小说式设计)。2010年自中国美术学院毕业。2013 年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表演艺术部门)。从2014年到2018年,邵纯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任教以及攻读博士学位。2019 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得到FeralAIR和Schmiede的赞助前往奥地利继续艺术家驻留计划。近期的研究致力于结合传统手工技艺和电子编程,意在于探索身体触觉的诗意化与互动美学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衍生出对当下数字化生活的反思。
沈少民
SHEN Shaomin
当代艺术家、纪录片导演、诗人,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艺术总监。
现工作生活于深圳、北京、悉尼。擅长多领域跨媒介创作,作品涵盖装置、影像、纪录片、观念绘画、诗歌、公共艺术等。曾担任深圳市民中心国际艺术家版灯光秀总导演。
孙丽娜
孙丽娜(Kurina SOHN) 是一位来自韩国的跨学科设计师,目前居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她痴迷于探索能超越常规状态的领域生命形态和叙事。她的项目以全面的研究为基础,采用诗意的方式对现代现实提供具有流动性和包容性的解释。她的创作过程会包括对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和沉浸式装置等工具和技术的使用她是荷兰恩斯赫德市AKIArtEZ艺术学院跨媒体设计系的讲师,并共同发起了一个流动的亚洲创意集体-NeeNee Collective。她曾参与了许多国际驻地、资助和展览项目:Z33(比利时哈瑟尔特)、V2动态媒体艺术中心(荷兰鹿特丹)和荷兰新研究所(荷兰鹿特丹)。
大学艺术中心文艺季重力场美术馆展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