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讲堂】段镶锋教授:范德华异质结与超晶格——超越二维的无限可能
主题:范德华异质结与超晶格——超越二维的无限可能
主讲嘉宾:段镶锋 教授
主持人:唐本忠 教授
日期:2025年5月12日(周一)
时间:下午14:00 - 15:30
地点:综合教学楼C 203(TxC 203)
语言:英文
嘉宾简介:段镶锋教授199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成果催生了纳米技术企业Nanosys的创立。2002至2008年,段教授作为创始科学家团队成员,主导Nanosys的前沿技术研发工作。2008年,段教授加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聘Howard Reiss职业发展讲席教授,2012年晋升为副教授,2013年晋升为正教授,2023年荣膺杰出教授,2024年起担任Raymond A. & Dorothy A. Wilson冠名讲席教授。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纳米材料、纳米器件及其在未来电子技术、能源科学和健康科技等领域的应用。
段镶锋博士因其在纳米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获多项殊荣,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百强创新者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任创新者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杰出青年教授奖(CAREER Award)、Alpha Chi Sigma Glen T. Seaborg奖、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早期职业奖(PECASE)、海军研究办公室(ONR)青年研究员奖、能源部(DOE)早期职业科学家奖、人类前沿科学计划青年研究员奖、杜邦青年教授奖、贝尔比奖章、国际电化学学会赵武田能源电化学奖、材料研究学会中期职业研究员奖、IEEE纳米技术理事会杰出讲席奖、IEEE纳米技术先锋奖,以及近期获得的英国皇家化学学会Stephanie L. Kwolek奖和Faraday Horizon奖。段教授也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RSC)、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FAAAS)以及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FNAI)。
摘要:二维原子晶体(2DACs)与范德华异质结(VDWHs)的兴起,催生了无需化学键结合的、复杂异质结构构筑策略的兴起,突破了传统外延生长的局限。本报告将首先回顾利用范德华(VDW)相互作用实现多种材料的集成并保持纯净界面的早期工作。随后,我将重点介绍团队在构建范德华超晶格(VDWSLs)方面的最新进展。该类超晶格由二维原子晶体层和化学组成及结构特性可调的自组装分子插层交替构成。分子插层的引入能够精确调控二维原子晶体的电子、光电乃至拓扑性质,并已成功用于构筑具有自旋选择特性、手性超导等新奇物理效应的手性分子超晶格。分子设计与模块化组装的结合,使得这类二维材料-分子范德华超晶格成为一个强大的通用平台,用来设计并实现材料的涌现特性与非常规功能。